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太陽能產業簡述 (3/3)

作者  kokonut (還是老爸老媽好~)                               看板  Tech_Job
 標 題  [轉錄][其他] 太陽能產業簡述 (3/3)
 時間  Wed Jan 27 09:37:11 2010
───────────────────────────────────────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作者: montrachet (屁毛) 看板: Stock
標題: [其他] 太陽能產業簡述 (3/3)
時間: Tue Jan 26 14:10:49 2010


下游-系統

進入 障礙: 低,包括系統設計、安裝、代理等等

前景: 目前毛利率相對中游呈現走高的情勢,主因終端市場對於品牌漸漸開始重視,
      同時和系統廠商合作,也比較容易拿下大型電廠等的標案。唯地域性仍強,在各
      太陽能產業漫延保護主義的氣氛之下,中上游廠商得花一番功夫進行策略聯盟。

台灣: 相關廠商非常非常多,但由於內需市場狹隘,尚未有明顯的發展。

      2008年台灣太陽能系統安裝量僅有2.06MW,佔世界總量9162MW的0.02%

製程: 透過太陽能模組的串並聯,即可組成各樣的發電系統。

      來估計所需模組面積與系統設置的容積;估計完成之後再進行配電工程,
      包括接地線、蓄電池、轉換器、控制器與監控系統等等,最後還要經過測
      試才算完成。

*光電系統的分類: 1. 獨立發電系統: 模組陣列+蓄電池,陰雨天改由蓄電池發電,適用
                    於人口稀少的山區或離島。

                 2. 市電併聯: 模組陣列+市電,是目前最主流的發電型式,不需要蓄
                    電池,可將太陽能電池所產生的全數電力或多餘的電力,經過併聯
                    逆變器轉換成市電之交流電,直接進入公共電網;可因應高低峰之
                    用電需求,可省掉蓄電儲能和釋能的成本。適用於通訊基地、大型
                    建築物等。

                 3. 混合發電系統: 模組陣列+蓄電池+市電,混和前兩種之優點,但建
                    置成本較高。


台 灣產業鏈小結:

"上下游萎縮,中游興旺"

上游受限技術與原料,下游受限於市場;相對而言,中游在全球擁有產能與技術的優 勢,
同時還具有半導體與面板產業長期下來所累積的優秀人才、技術與經驗,競爭力較強。
比較麻煩的是,目前台灣廠商所擁有的信譽儘管仍然很 好,但中國廠商的品質已經急起直
追,是未來我們需要注意之處。


*全球前20大太陽能製造商產能(MW)-國籍與產能的比 率

Yr     中國   歐洲  日本  美國  台灣  其他
2008   31%    20%   21%   10%   11%   7%

2009   34%    19%   16%   12%   12%   7%

(台 灣的主要貢獻: 中游電池廠商)


特別討論(1):中游主要廠商之同業比較

*單晶矽轉換效率:(可量產)

        2006    2007    2008    2009E
茂迪    16.50%  16.70%  17.00%  17.50%
昱 晶    15.28%  15.75%  17.60%  18.00%
益通    16.50%  16.50%  16.75%  17.30%
新日光  N/A     N/A     N/A     17.50%


多晶矽轉換效率:(可量產)

        2006    2007    2008    2009E
茂迪    15.50%  15.80%  16.10%  16.40%
昱 晶    15.01%  15.45%  16.40%  16.60%
益通    N/A     15.25%  15.50%  16.10%
新日光  N/A     15.30%  15.80%  16.40%

ps. 上兩項資料已儘可能求正確性與合理性,然仍有請業內版友提供更精確的數字:)


技術、經營團隊/最新產品

茂迪:  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X-Cell(單)

昱晶:  台積電、中油、台塑/Dorra(多)

益通: ---(資料不 足)---/USE(單)

新日光: 台積電、工研院、聯電/Perfect Cell(單)、Super Cell(多)



產 能與出貨量

                    2006    2007    2008    2009E   2010F
茂 迪    產能(MW)    240     240     450     600     800~1000
        出貨(MW)    102     176.4   272     360     586~742
昱晶    產能(MW)    16.2    67.24   239.17  560     720~880
        出貨(MW)    6.8     62.34   189.81  320     519~670
益通    產能(MW)    100     210     300     320     500~680
        出貨(MW)    32.5    70      95      225     343~412
新日光  產能(MW)    30      60      210     240     600~670
        出貨(MW)    30      35.9    102     175     251~288


太 陽能電池佔總營收比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E
茂迪   80.22%  91.59%  94.25%  97.73%  97.92%  98.05%  96.69%
昱晶    N/A     N/A     N/A     95.65%  87.89%  97.95%  99.98%
益 通    100%    99.22%  90.15%  97.51%  95.02%  64.98%  82.83%
新日光  N/A     N/A     N/A     84.38%  94.74%  91.67%  88.61%


全球市占率

        2006    2007    2008    2009E   2010F
茂迪  5.39%   6.57%   4.83%   6.63%   7.00%~7.20%
昱晶  0.36%   2.32%   3.37%   5.89%   6.20%~6.50%
益 通    1.72%   2.61%   1.69%   4.14%   4.10%~4.00%
新日光  1.59%   1.34%   1.81%   3.22%   3.00%~2.80%


產銷地區

茂迪:
        2006    2007    2008    2009E
Europe  29%     41%     31%     43%
Asia    57%     45%     30%     27%
US      8%      12%     38%     29%
others  6%      2%      1%      2%


昱晶:
        2006    2007    2008    2009E
Europe  92%     72%     61%     54%
Asia    8%      28%     37%     36%
US      1%      0%      1%      10%
others  0%      0%      1%      0%

益通:
        2006    2007    2008    2009E
Europe  80%     67%     45%     65%
Asia    14%     28%     51%     26%
US      3%      0%      2%      0%
others  0%      0%      0%      9%


新日光:
        2006    2007    2008    2009E
Europe  9%      31%     49%     48%
Asia    69%     58%     32%     48%
US      0%      0%      2%      4%
Taiwan  22%     11%     17%     0%


垂直整合與策略聯盟

矽原料          模組           系統

茂迪 AE Poly約54%              N/A            自行研發、另有轉換器銷往
美國

昱晶 旭晶8.4%、福聚、MEMC     昊晶自有品牌、頂晶科         N/A


益通  Adema + M.SETEK          宇通光能、生耀光電            Gloria
Gloria、M.SETEK



特 別討論(2): 矽晶電池的簡易比較

               優點              缺點 

單晶矽   轉換效率較高、使用年限較長、設備    價格較貴、製程模組所損失
較便宜                 的轉換效率較多

多 晶矽  成本較低、製程較簡單、價格較便宜    品質較差、轉換效率較低
設備較貴

ps. 薄膜電池礙於內容繁多,需另開一篇討論,待日後補充,sorry~



特別討論(3): 台灣主要電池廠的矽原料供應商(括號表示為次要供應商)

茂迪:  REC、OCI、Swiss、浙江昱輝 (Nitol、AE、SUMCO、中美晶、綠能、LDK)

昱晶:  MEMC、LDK、Deutsche Solar (REC、Nexolon、中美晶、旭晶、綠能、浙江昱輝)

益通:  M.Setek、LDK、Solar Fabrik (Nexolon、中美晶、合晶、旭晶、綠能)

新日光: LDK、Deutsche Solar、SUMCO (REC、合晶、綠能)

旺 能: 中美晶、綠能

昇陽科: LDK (中美晶、綠能)

茂矽: 中美晶、LDK (Nexolon)



驅 動太陽能產業的最大因素: 政策

由於太陽能並非一般消費性市場,在未達到市電等價之前,整個產業的動力來自於
政府的補貼與補 助。(不然有誰會願意花大筆金額來安裝效能未知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呢?)


***德國政策:

1. 舊政策(2010以前)

廠商-低利融資
發電-溢價收購

主要目標: 10萬屋頂計畫,年限為20年

09 年以來的變革~

a. 修正太陽能收購電價費率(Feed-in Tariffs)年降幅::

   2008以前-5%
   2009改成-8%
   2010改成-8%
   2011改成-9%

b. 裝配系統(Ground- mounted system)收購電價費率之年降幅:

   2008以前-6.5%
   2009-2010年改成-10%

2. 新政策調整(2010以後)

二階段調降太陽能發電補助,範圍涵蓋規模較小的一般住宅等建築用戶與大型太陽
能電廠。

a.2010 年4月起,先調降住宅等建築用太陽能電價15%。

b.2010年7月起鎖定大型太陽能電廠,買回費率將大幅向下修正25%,若今年度總安 裝量
超過3GW,則會再下修費率。


***美國政策:

聯邦政府-抵扣賦稅
加州-30億美元補助太 陽光電系統

主要目標:

加州: 2007-2017至少3GW
紐澤西州: 2014達140MW、2015達510MW
馬里蘭州: 2020達1.5GW
麻州: 2017達250MW

09年以來 的變革~ 解除每戶最多抵扣2000美元的上限


***西班牙政策:

發電-電價收購

主要目標: 2010年累積裝置量135MV,政策總年限為25年

09年以來的變革~

a. 太陽能發電量補助上限由目前1200MW,大幅下修至300MW 。

b. 優惠收購電價費率由目前的每千瓦0.45歐元,下修至0.33歐元(地面裝配太陽能設備
   系統)及0.29歐元(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

c. 總需求下修1GW。


***日本政策:

1. 2009年01月起啟動家用太陽能補助金政策,每kW將補助7萬日圓。

2. 2009年11月起實施剩餘電力收購新制度。
(以往 電力公司「自願性」收購家庭、學校之剩餘電力;但現在電力公司轉為「義務性」
 收購剩餘電力。)


***中國政策:

1. 上網回購電價: 敦煌1.0928rmb/kwh + 內蒙古鄂多斯1.16~1.94rmb/kwh

2. 中央補助辦法: 太陽能屋頂計畫 + 金太陽示範工程

3. 大型示範補助個案: 江蘇省2009~2011 + 2009回購電價 (BIPV模組4.3rmb/kwh、屋頂模
                     組3.7rmb/kwh + 地面模組2.15rmb/kwh)

***台灣政策:

相關法案包括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稅法,其中比較 重要的是
06/12/2009在立法三讀通過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相關法條與補助規範仍有待各界催生努力。


產 業中最重要的走勢: 矽價

前七大廠產能仍是全力開出,另一關鍵在於中國又多許多廠商出現,包括中硅、新光、
峨嵋半導體等。未來價 格應該會在$55~$65 (per kg)左右徘徊,並有可能掉落至$45。

(目前前七大廠成本約在20~25左右,稍有歷史的廠商大 概在45~50左右,小廠會攀高到60
 甚至65以上)

所以料源合約不再重要,也沒有搶料的問題。


產業 中最重要的競爭者: 中國

中國優勢: 技術人才、資金、政策補助

a. 人才: 中國企業透過海外上市吸引到代表全球技術菁英的海外歸國學人加入,在國內
關鍵原料技術都落後的情況下,有很大的助益。

b. 資金: 海外上市名聲夠 募資容易

                  上市         備註:

LDK (LDK)         紐約         2009年七月從中國進出口銀行和華融信託拿了10億RMB
尚德 (STP)        紐約         2009年五月募資3億美元;IFC可轉債5000萬美元
英利 (YGE)        紐約         2009年六月募資2.3億美元;可轉債5000萬美元
河北晶澳 (JASO)   那斯達克
阿特斯 (TSL)      那斯達克
天 合光能 (TSL)    紐約         2009年拿到渣打5.2億美元
中電 (CSUN)       那斯達克
江陰浚鑫 (JHL)    倫敦

c. 補助: 除了前述的政策以外,政府亦不斷提供創業資金、科研補助,使得中國的太陽
能廠商銀彈相對足夠,有了足夠的錢,中國廠商可以幾無限制的擴產。同時這
種積極擴張所帶來的低產能利用率與資金周轉風險,又能在中國政府的金援之
下獲得了喘息,使得廠商能迅速建立具成本優勢的規模。

* 政府提供資金創業 -> 科研補助+海外人才提升技術 -> 高度融資做重直整合 -> 擴充產
 能 -> 建構大量行銷據點+發貨倉庫抓穩客戶


影響太陽能產業相關股價的兩個重要因素: 油價與氣候會議

由於對油價涉獵不 深,就不再獻醜了...

至於氣候變遷會議,則對股價會有短期的影響(炒作),可自行研究未來重要會議的時程
與探討內容,這邊就不 再細述了。

--

產業研究仍有眾多不足之處,請多指教並糾正錯誤,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207
推 oberon1013:受教~~,推                                            01/26 14:19
→ torite:油價跟太陽能股價無關,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01/26 14:25
→ arnestus:油價跟甚麼都有關,油價漲全部都得喊漲。                 01/26 14:26
推 cdyaman:可以提供資料來源嗎                                      01/26 14:26

如 果就長期走勢 當然無關 但就極短期而言 會有關聯
例如油價迅速的崩跌 可能會在隔日對股價造成影響
至於能不能從中獲利 那是另外一回事

資 料來源是美林、麥格理、花旗、瑞信和瑞銀的報告,以及大和國泰、元大、日盛、
永豐金、凱基和群益證券,以及Barclays Capital、資策會、TRI、工研院、英國新能源
財經,以及公司訪談和分析師討論的結果,加上自已的資料再整理之後的結果。
(研究報 告非免費取得) 

推 XYH:很專業喔                                                    01/26 14:28
推 nousgu:油價跟太陽能獲利沒啥關 不過跟股價應該算有關吧 心理因素   01/26 14:28
推 trueclamp:感謝分享這一系列                                      01/26 14:28
→ arnestus:油價跟任何東西的生產成本成正相關?                      01/26 14:30
→ arnestus:而太陽能產業只跟政府的能源政策有關                     01/26 14:31
→ arnestus:目前的技術,沒有政府補貼,太陽能產業發展不起來。       01/26 14:31
→ swijo:現在沒心情看 哭哭~                                        01/26 14:32
推 loveseawind:推!                                                 01/26 14:33
※ 編輯: montrachet      來自: 140.112.244.207      (01/26 14:38)
推 asiatwkh:推                                                     01/26 15:42
推 sogue:推~但.部分資訊絕對跟你看到的不一樣.而且差異很大           01/26 17:15
推 trivialchild:推  感謝分享                                       01/26 18:43
推 newgunden:效率要拿來算錢的最好有人會告訴你啦XDDD                01/26 20: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8.18.23
推 bcoxa10:我來自茂迪 您的數據蠻多與現實不符的  特別是轉換效率     01/27 20:55
→ bcoxa10:不過很佩服你分享這麼多資料  很用心  很棒!               01/27 20:55
推 Flory:光電系統的分類第二項  還是需要電池  因為必須考慮backup    01/27 22:40
→ dancer520:資料哪來的阿!!好多數據跟公司的report差好多...         01/28 21: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