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桌遊筆記(1996~2010)-2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看板  BoardGame
 標題  [心得] 桌遊筆記(1996~2010)-2
 時間  Wed Dec 29 15:34:51 2010
───────────────────────────────────────



坦白說,雖然德國遊戲在美國市場紅紅火火,2000年前後它在台灣發展的速
度大抵上還是遠遠不及魔法風雲會和角色扮演遊戲。推估其理由,我想在於
那幾年真正的大眾市場從未被觸及;那些對桌遊有興趣的,主要還是從小就
玩電子遊戲的族群。如此,奇幻背景,戰爭,冒險這些情境口味較重的題材
自然比較容易被接受。


1998年我將魔窟脫手後,魔法風雲會意外地來到一個顛峰;克撒傳,這個
史上禁牌最多也最作弊的環境讓市場熱到不行。1999 年到 2001 間,全球
總共辦了60 場大獎賽(GP),而台灣就佔了4場,當時全台各地卡行林立;
北有偶像,第一家,松峰,文林,中有甲九,賽揚,中魔會,南有童年,金
像,卡通;完全可以說是處於百家爭鳴的狀態。1999 年底,電腦遊戲公司
智冠看了魔風眼紅,竟也跟著推出由港漫大師黃玉郎主繪的中國魔法牌。
而同一時間,與我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遊戲的高塔修士們(Thaumaturgic
Discipline Society )則憑著三吋不爛之舌說服了第三波,為"廣大"的角色
扮演遊戲愛好者推出了龍與地下城三版的中文版。

http://www.tdsgame.org

桌遊的時代來臨了嗎?並非如此,在我們沒注意的角落裡,另外一個相對仰
賴硬體技術的娛樂巨獸正悄然伸出牠的魔爪。

網路遊戲,在 1999 年以前還是很小眾的玩意兒;事實上,當年如果沒有學
網,連玩個文字介面的 MUD 都所費不貲。我瘋 MUD 的時候,一個月光撥接
的電話費,就得花掉一萬五千大洋。然而,有市場潛力的商品其技術總是進
步得很快,1998年前後,在台大附近已經開始有網咖出現,星海爭霸和網路
創世紀也開始在玩家間流行起來。1999年,無盡的任務和萬王之王一土一洋
的兩款大作正式引爆了線上遊戲的戰火;歷經石器時代和暗黑破壞神二,到
了2001年,網路遊戲在學生間已經如火燎原。而魔法風雲會此時卻為了修正
克撒環境的錯誤而出了一個史上有名的爆炸環境瑪凱迪亞;受此環境拖累,
魔風在台灣的榮景於焉結束,再不復當年盛況。


十人幫接掌魔窟的時間從1998~2001年中,大約三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
魔窟雖有偏頗,大抵上仍不同於其他卡店,採取的是複合經營的路線。那兩
年間,我賺了一點小錢,投資的網咖雖然後來為了法規被迫歇業,但結算下
來還是有點利潤(我真的不是一個太幸運的人,在我被用電玩法強迫歇業的
下一個月,網咖的法規就鬆綁了)。之後,幾位朋友拿下了法蘭克動物園的
代理,並說服聯華電信出資(不是聯華電子....),試著想把大西洋風暴改
成三國志版的Flash遊戲,我也兼差性質地加入了這個工作團隊。可惜該計畫
最終未果,成員們肆後亦各奔前程。


2001年初的某一天,我娘提到她的一位朋友在西門町商場裡有個小空間不知
道要經營些什麼。我隨口提到前幾年我賣的卡片遊戲這陣子好像挺紅的,不
妨試試看。就這樣,糊裡糊塗地,2001年的晚春,我又在西門町開了一間名
為"奇幻玩家"的遊戲店。這間店對我來說簡直是個惡夢;我前面提到,馬凱
迪亞可以說是魔法風雲會史上最悲慘的一個環境,慘到威世智可以在機飛版
中出張卡來自嘲。而當時我並沒有注意這些消息,竟荒謬地以為魔風依舊延
續著克撒傳期間的熱潮。總之承繼瑪凱迪亞的大戰役未能挽回頹勢,而我也
在短短幾個月間就毅然決然結束了那間店。


雖然這次失敗賠的數字不多,也不是自己的錢,我心理上仍然受到不小的打
擊。我開始躲在家裡研究投資,有點絕了經營遊戲的念頭。


回頭看看整個市場吧。2001 年下半,比我結束奇幻玩家的時間再早一些,
魔窟當時的店員大葉從十人幫的手中買下了經營權。沒隔多久,位於台電
大樓對面的尖端直營店神奇地帶決定結束營業,於是大葉將魔窟遷往該處
,等同於將魔窟與神奇地帶合併,並且徹底轉型為以魔法風雲會為經營主
軸的卡店。就這樣,新的魔窟,一個足可稱霸台灣魔風過半數市場(即使
所剩有限)的卡店誕生了。直到今天,我還聽到許多人因為在原址找不到
魔窟,而以為魔窟已然倒閉。


這一年,倒的不只是老魔窟,文林卡行,我的店,還有紐約世貿大樓。


2001年的另一件事,便是新竹西大路開了一間名為的亞新的戰鎚模型遊戲
專賣店(說開可能並不精確,因為亞新原本似乎就是一間玩具店),並自
稱為代理商。該店後來與玩家們處得並不愉快,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結
束相關業務。然而,亞新還是為桌遊界留下了一號人物,那便是現在新竹
 Mini Shoppa 遊戲店的游老闆;當年,他正是亞新的業務。


結束了西門町的門市後,我心灰意懶,期間除了躲在家裡研究股票外,
就是和老友們聚會玩遊戲;時值 Meir 新婚,假日常到他板橋的家中
開遊戲派對。當時玩的遊戲多半是 1999 年到 2002 年間的德系作品。
印加遺址(Tikal),眾塔之城(Torres),文明興亡錄(Vinci),眾志
成城(La Citt),佛羅倫斯王子(The Princes of Florence),
執法悍將(Wyatt Earp),太陽王朝(RA),以及驚天地泣鬼神的波多黎
各(Puerto Rico)。倒是有幾套遊戲應該在這個時期玩到,卻感覺當時
很少開的,比方富饒之城(Citadels),泰姬陵(Taj Mahal),熱那亞
商人(The Traders of Genoa)與卡卡頌(Carcassonne),我猜有些是
Meir 家當時缺貨,而另外一部份必定是受限於當時遊戲對象們的品味。
倒是 18xx 系列的鐵路遊戲,在那段時間裡開得挺勤。


2003 年初的國際書展,我遇到了新天鵝堡的 YoYo,得知他們計畫在台
灣推廣德國遊戲。在那之後,許多當年六碗茶的同好們開始在新生南路
巷內的女巫店展開聚會(那段時間,我每次去幾乎一定會點他們的烤蘋果
)。是年年中,因為SARS的關係,我在股票上賺了很大一筆錢,經濟上
總算有了點基礎。然而,我並沒有重操舊業的意思,因為坦白說,我對
這行的前途,或者說對自己經營這個行業的能力,已經沒什麼信心了。


然而,世事總是令人難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