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這也是我寫的呢
也許我應該要再去上一些要交報告的課程
寫書是迫使自己思考的絕妙方法
每個人觀看電影
解讀的方式會深受個人價值觀的影響
有人看喜劇片會哭,看悲劇片會笑
有人喜歡刺激的動作電影,有人喜歡描寫情緒的題材
人依照其特性可以被區分為許多族群
諸如:性向、種族、國籍、富裕程度、年齡、知識水準、個性等等因素影響
故每個人觀看的方式都不同
亦無所謂好品味與壞品味的區別
我們不妨把許多好惡看成某種必然存在的合理結果
透過我們對電影解讀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自己是甚麼樣子的人
以至於這個社會具有甚麼樣的普遍價值觀
電影的製造者對於作品往往有自己的解讀方式
但是觀看者不一定會認同導演所想要呈現的觀點
也就是說
導演事實上不能總是控制住觀眾的心思
但是從我小時候開始看過的90、2000年代的電影
總是用非常鮮明的劇情和音樂來引導觀眾
這其實並非一件好事
尤其是關於傳記和歷史的電影
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其真實性
電影是一種藝術
也是一種傳達知識的媒介
一方面你要將觀眾的意識綁架
使其對你所建構的世界信以為真
另一方面又必須多少要修飾事實
製造一些必要的高低起伏
而且電影能呈現的觀點有限
經常只有一兩個面向
你不能說看完了血鑽石、軍火之王就說你非常了解其運作方式以及代表的涵義
現代人總是懶惰,不肯去讀書
對於知識無所篩選,容易被誤導,缺乏蒐集資訊、印證和思考的能力
一個人如果不讀書,從多方來源比較資訊
很容易就把電影所訴說的東西當成是事實
我認為這是極其簡化而且危險的
主流文化背後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觀看慾望以及龐大的商業利益
人是喜歡嘗鮮的動物
一再地重複某種表演方式會使人感到無趣
因此慢慢地會出現次文化
也就是一群想要跟他者與眾不同的人所創造的文化
而次文化也經常性地被轉化成為主流文化
而後又會有其他次文化誕生其後
主流文化和次文化應該視為一種現象
沒有好壞的區別
關於電影評論的部分
我個人非常討厭對於劇情的大綱描述
那種東西只能叫做流水帳
並不是評論者自己再創造的東西
評論者必須把電影和自己本身有所連結
透過文字把自己的性格透過你對電影的觀點呈現
或是跟其他電影做比較、跟繪畫作比較、跟音樂做比較
跟另外一種藝術媒介做比較
但是這需要有相當深厚的觀賞經驗
很多人在評論電影的時候會忘記電影跟小說一樣是一種藝術
他們是不可以過分用理性去解析的
也就是說劇情本來就不是要非常合理
劇情本來就會有虛構的缺陷
重點不應該放在如何挖苦缺陷上面
那叫做找碴
我個人比較喜歡不輕易顯露主旨的電影類型
找出電影的涵義本身就是一種趣味
透過某些電影類型的賣座程度看來
我們可以得知世界上大部分的觀賞者缺乏思考能力
並且習慣於被過度引導
難以接受屬於非主流的電影類型
在台灣也是以英語系電影為主
無法反映世界其他文化的特性
最後我想說的是
人都有一種錯覺
以為世界生來如此艮古不變
但事實上世界一開始不是這樣
以後也不會是這樣
電影中所呈現的世界
跟真實世界往往相距甚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