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夾在好戰政府和恐怖份子間的人民

 http://blog.roodo.com/wendelin/archives/1048328.html
 
 
今天上午被電話聲喚醒,留英的台灣留學生彼此問候是否無恙,因為英國出現近三十年來最大的爆炸傷亡事件,撰文此時,死亡人數已將近四十人(現増加到五十 人),陸續增加中。專家還未定案爆炸原因,英國首相湯尼布萊爾已在電視媒體定調此為恐怖組織的攻擊,他強調英國需要團結,恐怖份子不會贏。顯然此次爆炸攻 擊事件,將延續英美政府「向恐怖主義宣戰 (War on Terror)」的外交策略。
隨後專家表示數起爆炸跡象疑似伊斯蘭蓋達恐怖組織行徑,二OO三年蓋達組織試圖攻擊伊斯坦堡和葉門的大英使館,這次終於在英國得手;蓋達組織也在網站上聲明此行動是報復英美聯軍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其他歐洲佔伊聯軍國家將在下一波恐怖攻擊名單中。

傷亡市民哀痛哭嚎,其他城市的人驚魂未卜,英國首相布萊爾持續重申絕不向恐怖份子妥協,宛如911事件再演。恐怖份子罪無可赦,恐怖攻擊的理由再有正當性 也掩飾不了傷害無辜的事實,誠如倫敦反戰市長李文斯敦所言:「這次攻擊不會傷害到有權有勢的人,任何一個總統或總理不會受害,是平凡的工人階級被攻擊。」

有權勢的政治領袖不會因錯誤的決策付出代價,是沒有權力的市民百姓犧牲受苦。英國本地三十年來遭到炸彈及恐怖攻擊有十三起,截至二OO一年底,十二起攻擊 中有十件被歸諸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所為;七日這起攻擊不但是傷亡最嚴重一次,攻擊者也從愛爾蘭共和軍轉成蓋達組織,攻擊者轉變反映出的是英國政府對外政治軍事政策的轉變。以牙還 牙,這是恐怖組織給英美政府的答案,受害的卻是一般市民。以暴制暴,這是英美政府的回應,犧牲的是阿富汗、伊拉克、伊斯蘭世界無辜的百姓。

布萊爾不會告訴英國人民,為何英國加入美國聯軍,攻打伊拉客卻始終找不到大型毀滅性武器;他也不會告訴人民,佔領伊拉克和阿富汗期間,伊阿兩國五歲以下小 孩的死亡人數高達一百五十萬,等同於二次大戰期間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孩童數目。光是聯合國人口部統計(錯:應該是估計),今年伊拉克和阿富汗五歲以下孩童 死亡人數就高達四十五萬人。難怪整理出上述數據的澳洲學者Giden Polya 表示對恐怖主義的戰爭到最後是對伊斯蘭的婦女和孩童宣戰。(有關這段數據經人指正,概不能將該兩國死亡人數直接等同於美英聯軍之罪行,參見附註連結文章)

如同美國總統布希不會告訴他的人民,可恨的蓋達恐怖組織是由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扶植並且金援用來對抗蘇聯,今日反美的恐怖組織是當年協助美國抗蘇的外圍組織,這是過去美國政府的決策,最後遭到恐怖攻擊的是美國人民。

究竟英美等國和恐怖組織之間的戰爭何時能了?某次英國廣播公司錄製的談話節目,討論對恐怖主義宣戰是否等同於對伊斯蘭世界宣戰,一位白人怒斥:「為何你們 阿拉伯人要炸彈攻擊我們白人?」一位阿拉伯來賓回應:「恐怖組織的行為不代表廣大的伊斯蘭世界,而伊拉克的自殺炸彈是出現在戰爭之後!」不管是以戰制暴, 還是以暴制戰,犧牲的都是無辜平民百姓,夾在「好戰政府」和「恐怖份子」之間的人民不是要選邊站,而是該訴求和平、反戰、反暴的世界秩序。

__________________

伊斯蘭/穆斯林的反應

英國廣播公司BBC實在善盡媒體職責,特地訪問英國的穆斯林聯合會,該會會長坦承自美國911事件後就遇到許多歧視事件,現在發生倫敦爆炸,他們都很擔憂 後續歧視。他說,恐怖份子就是恐怖份子,跟穆斯林沒有關係,那是他們個人的利益,不代表穆斯林的意見行動。每次發生恐怖攻擊,穆斯林族群就得擔憂後續效 應,要一直為跟他們沒關係的攻擊做澄清。「難道今日一個亞洲男性強暴白人女性,所有亞洲移民社區就得出來澄清嗎?」他說。

英國獨立媒體中心IMC發表聲明,呼籲英國政府及社會不能因此恐怖攻擊轉而歧視穆斯林居民,英國穆斯林聯合會和許多阿拉伯國家也發表聲明(包含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勒斯坦等)譴責恐怖份子爆炸攻擊行為。

參考資訊

BBC Blair says 'terror will not win

Aljazeera Chronology of attacks in Britain

Media Monitors Network (MMN) 澳洲學者Giden Polya 的文章: The Economic and Human cost of Israel & US Empi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