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咖啡的公平交易

劉光嵐
前言
    討論從咖啡交易延伸出的公平交易問題。
    目前在台灣,公平交易還只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有志之士正在推行公平交 易,但是運動才剛起步,影響力所及的範圍大部分只在網路的blog上。
    台灣目前真正施行到生活中的公平交易行為,以星巴克的公平交易豆最為著 名,但是在星巴克的公平交易豆悄悄在各門市販賣的同時,也有聽到「星巴克其實根本只是打著公平交易的旗號,行不公平交易之實」這樣的聲音。公平交易對日漸 嚴苛的農業環境來說,或許是一個幫助農民改善生活,使他們不再是社會弱勢族群的一個機會,但公平交易到底是什麼?他真的有辦法像提出概念者所宣稱的那樣神 奇,解決所有問題嗎? 
什麼是公平交易? 
    在台灣,談到公平交易,最直接聯想到的,應該是星巴克的公平交易咖啡 豆。統一星巴克在他們店內的宣傳小手冊上是這麼解釋公平交易咖啡豆的:「不僅能夠採購高品質咖啡豆,也兼顧當地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穩定。」
    在定義公平交易咖啡豆之前,必須先介紹公平交易。
    公平交易涵蓋的範圍很廣。有鑒於現代農產品市場常見的剝削情事,公平交 易組織應運而生。公平交易組織的主要訴求是,希望向農民購買農產品的公司,不要從只談效率的供給—需求、或是單純的成本─收益來看待與農業工作者之間的交易,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同時,也要正視農民的生計與未 來發展的問題。目前世界上公平交易較為蓬勃昌盛的地區,以歐陸為主,比較著名的幾個組織Fairtrade FoundationOxfam都是英國的公平交易組織,其中Oxfam在亞洲也小有名氣,即「樂施會」。但雖言小有名氣,樂施會也在香港有分部,但是影響範圍仍沒有踏足台 灣。
    香港樂施會為 公平交易整理出八項特點:其一,在農民、商人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個長遠而平等的夥伴關係;其二,在交易過程中,讓農民得到合理和穩定的回報,足以支付種植 成本和基本生活開支;其三,提倡可持續的生產種植模式,讓環境受到保護,減少水土流失和災害等情況發生;第四,農民成立和經營合作社,以可支付生產成本及 維持基本生活的「公平」價格,向非政府機構或公司出售咖啡;第五,農民與外國買家建立直接聯繫,從而更有力地影響商品價格;第六,買家預先支付一筆款項, 並簽訂一份較長期的購買合約,以保障咖啡農的生計;七,利用不損環境的種植方法,確保土地的土質得以維持;八,以部分利潤回饋社會,例如興建學校、安全食 水供應設施、診所等,促進社區的長遠持續發展。
    從這幾點規定中可以看出,公平交易不僅重視農民眼前、物價不斷上漲卻無 財力支付的問題,也考量到了環境保護和咖啡農健康與下一代培養,永續發展的問題。只有符合以上八大特點的交易,公平交易聯盟才會發給認證,承認這樣的關係 為公平交易。 
公平交易咖啡豆是什麼? 
    顧名思義,公平交易咖啡豆的原則,便是通過公平交易組織認證的咖啡交 易。
    至於咖啡公平交易,運作模式大約是:咖啡進口商和烘焙業者,先付一筆費 用給公平交易認證者,再對每磅咖啡負擔一筆額外費用,然後認證者會將咖啡的公平底價,設定在咖啡農的收入之下。(《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頁316-317TransFaire USA美國公平交易)的Paul Rice指出:『全球咖啡價格非常 低廉,多數小咖啡農每磅咖啡只能得到兩毛半美元,然而那些咖啡的零售價,卻可以賣到八塊美元或者更高的價格。公平交易網絡保證每磅底價為一美元又二十六分 錢,而且保證錢會直接落入農民口袋,使他們的年所得從五百美元增加到平均將近兩千美元。』(《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頁317
    星巴克標榜的公平交易咖啡豆,也是經由通過認證之後,與公平交易組織合 作,買到的豆子:「Starbucks的公平交易咖啡,是經過獨 立且非營利的國際公平交易標籤組織FairTrade Labeling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FLO)所認證過的。FLO是 在19974月 所成立的組織,其用意為:協調及視察組織成員,是否確實遵循法規。」(星巴克店內傳單),而星巴克是在20004月, 與國際公平交易標籤組織的成員之一的TransFair USA簽署盟約。自此之後,Starbuck成了公平交易咖啡豆的通路之一,開始在店內供應公平交易咖啡。   
世界咖啡市場現況 
    近年來,國際咖啡價格越來越差,尤其是豐收的年份,咖啡價格更是一落千 丈。主要的原因在於咖啡為嗜好品,價格波動本來就比較大,加上政府鼓勵生產,產量因而繼續年年上升。
    無論是哥倫比亞、瓜地馬拉,或是巴西,這幾個咖啡出口盛名已久的國家, 往往外債沉重,並且沒有長足的工商業發展。政府為了達到貿易平衡、償還外債,必須出口強勢貨幣發行國有進口需求的產品,因此強力經營熱帶栽培業。
    咖啡曾經是這些國家的首選,也曾風光過一段日子。但是隨著國際分工細緻 化,整條咖啡供應鏈越拉越長,並且供應鏈下游大部分的工作都由已開發國家負責,導致開發中國家所分到的利益,從一九七零年代的50%,到一九九零年代前期的20%, 並且一年比一年更少!
    香港樂施會統計,在今天,每一公斤四百多塊港幣的咖啡,真正交給農民的 利潤只有大約一塊錢港幣。換算成台幣,一公斤一千六百塊錢的咖啡裡,真正交給農民的錢,連在台北市坐公車都不夠。也因此,這些咖啡出口國的就學率一年比一 年差,衛生條件也不見改善,國家整體競爭力不斷衰退,問題非常嚴重。 
星巴克的公平交易咖啡豆 
    星巴克於20004月加入公平交易的行列, 台灣統一星巴克則於2003年跟進。星巴克是一家發源於西雅圖的美式咖啡店,店 內供應的飲料以五花八門的濃縮調味義式咖啡為招牌,也提供較淡的美式咖啡。
    星巴克的企業屬性,和公平交易的訴求相仿。首先,星巴克期許自己提供不 貴的好咖啡給客人。在這點期許上,星巴克採用公平交易咖啡豆,是因為好咖啡來自於好農場,星巴克希望藉由與農場合作,固定提供有一定水準的咖啡豆給客人; 其次,星巴克在企業定位上,也期許自己為環保企業,也曾因此將商標從咖啡色美人魚改為綠色,而公平交易豆包含農民不破壞雨林的承諾;最後,和星巴克的經營 策略有關。一個企業的經營,必須注意企業和供應商、顧客、股東、員工、社區,五方向利害關係人的關係。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希望拉近所有人的距離,店員之間以 伙伴partner相稱,也很注重義大利式咖啡店裡,顧客和店員 之間的友好氣氛。將咖啡農納入整個友善系統、印上店內發送的小冊子,會讓顧客有一種「我在喝我朋友種的咖啡」般的依賴感,增加再度光臨的意願。
    但是為了公平交易咖啡豆而反對星巴克的聲音還是有的。
    主要的原因,在於星巴克販售的公平交易咖啡豆價,和他們保障農民能拿到 的咖啡豆價相差甚鉅。不過商業的意義在於促進交換的效率,商人的謀生手段就是增進買賣雙方效率,從中收取加值的酬勞。從這個角度看來,星巴克沒有任何過 錯。但是星巴克賺取的利潤合理嗎?一磅公平交易咖啡生豆(0.45公 斤,大約可烘培出300克咖啡)的價格 不到2.5元美金,但是星巴克100g的咖啡就要賣120元。這樣 的利潤會不會太巨額?
    在問這個問題的同時,沒有討論到現今一天比一天長的咖啡供應鏈。尤其當 星巴克提供的不只是咖啡,更是一個裝潢良好的店面、一個舒適的氛圍、一個歐美旅行者在世界陌生的某個角落喝到的熟悉口味,甚至當星巴克變成一種時尚、一個 名牌、一個象徵飲者身分地位甚至品味的飲料,隨著星巴克的文化越來越複雜、Starbucks代 表的意義不再只是一個因白鯨記大副命名的咖啡館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從一杯杯咖啡、一袋待咖啡豆的收益中去分辨這些無形資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呢?
  如此苛刻星巴克是不公平的,因為 星巴克也有自己的社會責任,他必須要賺錢、要對自己的員工負責、也必須對股東負責。美國文化要求公司以營利為目的,曾經有知名汽車製造商因為將提高員工福 利排在發股利之前,而被股東控告。法院最後的判決,裁定股東勝訴,該汽車製造商必須取消提高員工福利的決策。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下,大肆補貼咖啡農,不可 能!
    況且比較同業報表,星巴克的主要利得是來自於咖啡豆供應鏈管理。When it rains in Colombia, buy Starbucks.這 句話不只是指「當哥倫比亞區下雨之日,買杯星巴克」,更是雙關「當哥倫比亞國因下雨而咖啡豆供給不如預期時,買星巴克股票吧!」,說明讓星巴克被英國幾大 公平交易組織盯上的漂亮業績,實際上主要是來自於經理人對咖啡豆供應管理的優越能力。
    但這並不代表星巴克對於咖啡農優渥有加。
  咖啡的價格比起十年前,價格幾乎 腰斬再腰斬,但是星巴克的拿鐵價格彷彿生了根,絲毫沒有往下調降的跡象。前些時候,衣索匹亞的咖啡豆商標登記也傳出星巴克從中作梗的負面消息。(雖然我覺得對大部分咖啡消費人口來說,三合一咖啡包中用的是衣索匹亞或越南的豆子有任何差異,反倒是折扣DM上的低價咖啡 比較誘人)咖啡公司和咖啡農之間的貧富差距確實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結語
     以公平交易幫助咖啡農是個很棒的點子,畢竟不是長遠之道。公平交易建立在倫理消費上,消費者出於自身對咖啡農窘迫生計的認知,願意以比較 高的價格幫助咖啡農。不過這樣的消費傾向能持續多久?這樣的消費方式能夠佔整個咖啡消費多少百分比?公平交易能擴展到多遠?
    我想過如果各咖啡產國如石油生產國般聯合在一起,組成類似OPEC的組織,以和跨國咖啡公司抗衡。但是這樣的想法也太天真:OPEC原始成員國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古蘭經規劃了所有教徒相似的生活型態,也規定必須資源 共享,OPEC才得以組成。但是反觀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關係緊張的今天,光是伊斯 蘭教的印尼與信奉天主教的巴西就是個棘手的問題,更遑論國際聯合組織要求絕對的向心力,只要一兩國不加入,就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很強的干擾。
    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也曾戮力與上游供應農進行公平交易,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星巴克即將在印度展店, 而美體小舖則在不久前將經營權出售給L’Oréal。當 理想和現實衝突的時候,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參考資料
 Ø          《一 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作者Anna Lappe;大塊文化出版

Ø          Fran 私觀點:天空部落、爵士狗汪汪叫:樂多日誌,以及相關串聯文章

WikipediaOxfam, Starbuc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